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How to Use Exhibition Guides

 

Swipe Right Icon

 

Swipe right to advance through the guide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基於中國與西方在文化交流方面源遠流長的歷史傳承,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與上海余德耀基金會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其中包括策辦聯合展覽以及共享豐富的館藏藝術品。此次「往來之跡」展覽既是一場紀念雙方合作關係的慶祝活動,也是余德耀基金會收藏品在洛杉磯的首次集中展出。展覽內容主要聚焦於東方與西方不斷相匯、交融、碰撞的歷史進程,通過對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展示陳列,呈現其創作中關於全球資本主義、國際政治紛爭、西方古典藝術規範的思考。

中國在物質、思想、文化交流方面的輝煌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紀「絲綢之路」的形成。作為多段貿易通道的概稱,「絲綢路」以其橫貫歐亞大陸及遠端地區的商貿交通網絡和沿途販運的奇珍異寶而享譽於世。這些跨境通道一方面推動了各區域間技術與資源的互通有無,另一方面卻加速了侵略勢力的擴張發展。數千年來,「絲綢之路」承擔著中國與西方交流的橋梁作用,在運送絲綢黃金、瓷器等貨物的同時也輸入了戰爭和帝國主義,總體上為後世留下了紛繁複雜的歷史遺產。

This exhibition was organized by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Presented by

Logo: East West Bank


All exhibitions at LACMA are underwritten by the LACMA Exhibition Fund. Major annual support is provided by Meredith and David Kaplan, with generous annual funding from Terry and Lionel Bell, Kevin J. Chen, Louise and Brad Edgerton, Edgerton Foundation, Emily and Teddy Greenspan, Marilyn B. and Calvin B. Gross, Mary and Daniel James, David Lloyd and Kimberly Steward, Kelsey Lee Offield, Mr. and Mrs. Anthony and Lee Shaw, Lenore and Richard Wayne, Marietta Wu and Thomas Yamamoto, and The Kenneth T. and Eileen L. Norris Foundation.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提供展覽配樂。

本次展覽提供完整的配樂,特別包括中國當代歌曲、西方流行音樂的複古翻唱以及古典音樂的實驗性演繹。

 

使用位於屏幕底部的音頻播放器收聽。

Array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Circle of Animals/Zodiac Heads, 2011

© Ai Weiwei,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Circle of Animals/Zodiac Heads, 2011

艾未未
中國,生於1957年 ,定居英國
《十二生肖/獸首》,2011
青銅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在這件作品中,艾未未重新詮釋了一組曾被裝飾於北京華麗的圓明園(清朝「夏宮」)中一座噴泉水鐘內的獸形噴水口。由十八世紀的耶穌會傳教士所設計,這一組噴水口被塑造為中國十二生肖動物的形象,分別對應著十二個年、月、週、日、時。作為水鐘的組件部分,這十二尊噴水口按照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時」進行報時。「時」即為一天中的十二分之一,相當於兩個小時。

 

圓明園於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遭到英法聯軍破壞掠奪。因此,當其中三尊獸形噴水口在流失海外多年後再度現身於2000年的一場拍賣會時,它們被闡釋為一種國家象徵符號,指代著曾經被西方帝國主義掠去的文化遺產。這種近來被賦予的高度政治化身份一方面提升了它們在藝術市場中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引起了社會上對於建議它們回歸原址的熱切呼籲。

 

© Ai Weiwei,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Mirror Window • Mishima Yukio’s Garden, 2014

《鏡窗 ·三島的花園》, 2014

李青
中國,生於1981年
《鏡窗 ·三島的花園》,2014
木,玻璃,丙烯,鏡面,金屬,油彩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李青的《鄰窗》系列取材於這位藝術家在中國郊區搜集的廢棄木窗。在這件作品中,李青使用一面巨大的鏡子作為創作背景,並在鏡面上描繪了亞洲域內一些殖民時代和其他西方藝術與建築。《鏡窗 ·三島的花園》以知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的東京花園為主題,在畫面中融入了三島所欣賞的希臘古典雕塑元素。在視覺感知的虛實交互之中,觀眾既作為外在觀察者對作品進行著審視,同時又藉由鏡中留白部分的映像獲得了身處畫作之中的內在視角。通過逐層構建的豐富觀感,這件作品凝聚了從中國望向日本、從日本望向歐洲、以及此刻從洛杉磯望向中國的多重凝視。

 

© Li Qing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打破欧洲典范

1978年在北京和上海巡迴舉辦的《法國十九世紀農村風景畫展覽》是歐洲繪畫在當代中國的首次展出。隨後,大量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藝術出版物和展覽被引進到中國。在這一時代浪潮下,許多中國青年藝術家開始被這些異域文化藝術的魅力所吸引。

新穎前衛的藝術試驗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蓬勃發展,與之相隨的是中國藝術家們取材於各自所選的西方和東方影響要素,掀起了一股顛覆歐洲古典繪畫的潮流。無論是運用新風格、新材料,還是將畫面中心人物置換為獨創的特色形象,抑或重新構建一個整體場景,中國藝術家在改編創作時的解構與重塑大多隱含了一絲諷喻意味。例如,邱黯雄的裝置作品《懷疑者》將雅克-路易·大衛的畫作《馬拉之死》中的悲劇人物替換為一隻穿著浴袍的黑猩猩。周鐵海在創作中把香煙吉祥物形象「喬·駱駝」融入了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雅克伯·帕爾馬、彼得·保羅·魯本斯的畫作之中。岳敏君用獨創的粉色大笑男人形象改造了迪亞哥·維拉斯奎茲的畫作《宮娥》中的主要人物。相比之下,劉煒對文森特·梵高的畫作《郵遞員約瑟夫·魯林的肖像》的重塑是一種相對認真的再現。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梵高的畫2》,2009

《梵高的畫2》,2009

劉 煒
中國,生於1965年
《梵高的畫2》,2009
紙面綜合媒材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這幅紙上印刷作品源自荷蘭著名畫家文森特·梵高所創作的一個經典題材,即郵遞員約瑟夫·魯林的肖像。劉煒選取了梵高這一系列油畫和素描作品的其中一幅進行了再次創作。《梵高的畫2》是梵高原作以及印刷板底稿的鏡像圖像,畫作中特別設計出了一處鏡像反轉的手寫字句「梵高的畫」,並將其嵌入了畫中人物的身軀之內。在近年創作的系列繪畫《圖像180》(2017-18)中,劉煒再次以肖像畫這一繪畫主題探索人性,系列作品中包括一幅源於梵高自畫像的畫作。

 

 

© Liu Wei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約瑟夫·博伊斯的死兔子》,1994

《約瑟夫·博伊斯的死兔子》,1994

王廣義
中國,生於1957年
《約瑟夫·博伊斯的死兔子》,1994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約瑟夫·博伊斯的死兔子》直接仿照了約瑟夫·波依斯的行為藝術表演《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中最著名的場景。王廣義用他獨特的醒目鮮明的色彩風格再現了這張照片,顯著地區別於博伊斯的原始黑白照片。

 

© Wang Guangyi, photo by Arnold Lee, Dijon Yellow Imaging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The Doubter, 2010

《懷疑者》,2010

邱黯雄
中國,生於1972年
《懷疑者》,2010
綜合媒材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邱黯雄的《懷疑者》將雅克-路易·大衛的畫作《馬拉之死》(1793)中的人物替換成了一隻人造的黑猩猩。這件裝置作品中,黑猩猩無力地倒在一個浴室樣式的籠子裡,身前的瓷磚地面上擺放著一支(假)槍與兩本書籍——中文版《聖經》與查爾斯·達爾文的英文版《物種起源》。藝術家以這隻黑猩猩作為人類的替身,引用啟蒙運動時代及法國大革命的死亡人數來體現出革命的代價。

 

© Shi Guorui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公主》,1997

《公主》,1997

岳敏君
中國,生於1962年
《公主》,1997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岳敏君的自我形象是一個總是以大笑姿態出現的奇特粉色人物,其靈感源於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被鎮壓的學生示威遊行。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岳敏君的大半藝術創作生涯都是基於這個人物形象。他關於歷史畫作的重新創作表現了對於西方藝術經典的一絲諷喻。被藝術批評家栗憲庭稱為「玩世現實主義」,岳敏君的作品以幽默諷刺的藝術形式模仿了中國共產黨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文化大革命結束這一時期內推行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

 

© Yue Minjun, Photo courtesy Pace Gallery.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周鐵海

周鐵海

周鐵海
中國,生於1966年

《萊爾馬公爵騎馬像》,2008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凱羅琳·里維勒小姐的畫像》,2000
水粉,畫於報紙,嵌入布面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維納斯與丘比特》,2006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周鐵海運用再現手法將歷史畫作的中心人物替換為廣告圖標喬·駱駝,從而將喬·駱駝(原為駱駝牌香煙的吉祥物)轉變成為他自己的標誌性形象。由於二者的姓名讀音相近,喬·駱駝有時也被解讀為周鐵海自身的替代。這些畫作涉及了美術世界、西方藝術經典以及國際品牌文化中的許多著名主題。同時,這類作品使人回想起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76)對政治領袖的偶像崇拜。周鐵海人生中的第一個十年,就是在這一時期度過的。

 

© Zhou Tiehai,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Frida: A Woman, 2013

© Chen Ke,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Frida: A Woman, 2013

陳可
中國,生於1978年
《弗里達:一個女人》,2013
綜合媒材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在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個書攤前,陳可偶然發現并購入了一本記錄著墨西哥畫家弗里達·卡羅及其家人的攝影集。為這些照片所觸動,她繪製了許多再現這些影像的作品,其中同時記述了她本人當時的孕期生活情景。這些畫作、雕像、影片共同構成了一個綜合媒材的「影集」,表達著陳可從懷孕初期到女兒嬰幼期這一過程中所體悟的關於女性身份的認知。

 

© Chen Ke,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Da Xian: The Doomsday, 1997

© Huang Yong Ping,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a Xian: The Doomsday, 1997

黃永砯
中國,1954-2019,定居法國
《大限:世界末日》,1997
綜合媒材裝置,銀鹽相紙,水彩紙本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這些巨大的茶碗乍看之下裝飾著中國傳統瓷器的紋樣;然而,這類陶瓷設計款式實際上來源於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剝削為本的一個貿易公司,從事鴉片販賣活動並於17世紀至19世紀掌控南亞、東亞、東南亞部分區域為殖民地。儘管這些茶碗仿製了傳統的中國樣式,茶碗上的裝飾圖案卻描繪著眾多歐洲殖民勢力的旗幟和英國佔據香港時期(1842–1997)存放歐美進口貨物的倉庫。這些茶碗裡堆滿了西方進口食品,每件商品上都標註著同一個消費期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紀念日。

 

© Huang Yong Ping,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廣告與品牌文化

在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在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領導下、以破除傳統建立現代化中國為目標的一場社會政治運動——結束後,中國在一系列經濟改革中逐漸從共產主義向資本主義發展。20世紀80年代,耐克、可口可樂等美國品牌開始在中國銷售產品。隨著貿易政策的逐步寬鬆,更多的外國商品進入了中國市場,帶來了消費主義與品牌文化的新時代。

中國藝術家們對當時社會環境中發生的急遽變化進行了觀察與反思,并從中獲得了新的創作靈感。政治波普——具體表述為廣告形象、波普藝術美學、中國政治宣傳畫的相互融合,即是誕生於這個時代背景中,啟示著政治偶像崇拜與品牌崇拜之間的相似性。隨著資本主義消費文化作為中國當代藝術主題的新鮮感漸漸消泯,今天的我們得以利用當下視野,從消費文化在中國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持續影響這一認知角度對其進行新的解讀。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史金淞

史金淞
中國,生於1969年


《名刃三》,2003
《名刃一》,2003
《名刃二》,2003
不鏽鋼,鏈條,角鋼,玻璃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史金淞重塑了企業巨頭的標誌——其中許多標誌與此次展出的作品一樣來自西方。將標誌改造為尖利的鋒刃,藝術家由此創作出了既奢華又暴力的雕塑武器。受到佛教的深刻影響,史金淞對物質主義持批判態度,並透過作品表達出對物質性的關注。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集郵》,1993

《集郵》,1993

任戩
中國,生於1955年
《集郵》,1993
布面丙烯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任戩的系列作品《集郵》源於一類全世界通用的視覺編碼。一組來自非洲、亞洲、歐洲以及南美洲的各國旗幟被繪製在單張的油畫布上。國旗郵票上標記的手繪郵戳暗示著國際間的信息傳播。整體而言,這些國旗郵票表達了任戩對於各國之間和諧共處的願景。

 

© Ren Jian,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 LACMA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簽證·狗》,1995

《簽證·狗》,1995

王廣義
中國,生於1957年
《簽證·狗》,1995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王廣義的《簽證》系列創作源於他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個人經歷。當時,中國藝術家們越加頻繁地受到國際展覽的邀請,卻面臨著獲取外國旅行簽證的難題。姓名、性別、出生地等基礎信息被標注在這幅畫作上,喻示著申請外國旅行簽證的非人性化過程——個人被異化為一串可以用以批准或駁回活動請求的符號特徵。

 

© Wang Guangyi, photo: Wang Guangyi Studio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毛主席在紐約》,1995

余友涵
中國,生於1943年
《毛主席在紐約》,1995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政治波普運動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宣傳圖畫的視覺符號融入了波普藝術風格的創作表達。在這場文藝運動中,余友涵因其色調鮮明的毛澤東肖像畫系列作品而備受認可。藝術家運用裝飾性花卉、幾何紋樣以及民間藝術美學來淡化對人物的描摹,以此試圖將政治人物人性化。同時,這幅作品隱喻了許多中國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強制分配前往的地區——中國鄉村。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Bird’s Nest Stadium 25 Jan 2008, 2008

© Shi Guorui

Bird’s Nest Stadium 25 Jan 2008, 2008

史國瑞
中國,生於1964年
《鳥巢2008.1.25》,2008
銀鹽相紙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使用自製的針孔相機和古老的暗箱攝影技術,史國瑞捕捉了一幀幽暗影像以紀錄北京國家體育場——別稱「鳥巢」——及其周邊景觀。這座由藝術家艾未未參與設計的體育館,作為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要比賽場地而被建造,并被視為一個象徵著現代化新中國的光輝符號。儘管如此,這座新場館的建設過程中產生了不少爭議,其中包括數千當地居民的遷移安置問題。

 

© Shi Guorui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Pantheon, 2014

© Shi Zhiying

Pantheon, 2014

石至瑩
中國,生於1979年
《萬神廟》,2014
布面油畫
余德耀基金會藏品

如同吉薩的大金字塔或北京的天壇,羅馬的萬神廟並不是一座為普羅大眾而設計建造的建築物。在一系列油畫作品中,石至瑩比較了她曾到訪過的世界各國神聖場域內的建築物,並重點描繪了這些古老遺跡中蘊藏的重複模式。即使是為了供奉不同的神靈而建造,這些神聖空間卻跨越了久遠的時空隔閡,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傳遞出同一種借助建築物以溝通高等力量的祈望。

 

© Shi Zhiying

往來之跡:余德耀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We Appreciate Your Feedback

Thank you for visiting LACMA today!

By completing the following survey, your feedback and personal insight will help us improve our Exhibition Guides for the future.

Thanks for your participation!
LACMA Web & Digital Media Department

 

Take Our Survey

Array